琵琶的身部,上端又稱“頸”部,即“相位”之處,銅雕琵琶雕塑疊出部稱“枕”中與中下部是“品位”,相與品古代都稱作“柱”,是一種音位裝置。身部背面,稱作“琵琶背”,背的上端與頭相接,背的中下部與面板相粘接,腹內(nèi)另有二條橫檔和幾個音柱,安置在一定的部位處;
背料用紫檀、黑料、老紅木、花梨木、香紅木等制成的是上品,用白木制成的是普及品,因為紫檀、紅木等木料善于在彈奏中發(fā)出自然泛音來。同時,琵琶發(fā)出的基音中又伴有豐富的泛音,這種泛音能使琴聲在傳播中衰減小,具有較強(qiáng)的穿透力,在平靜的空曠地彈奏時,用它演奏重強(qiáng)音時的琴聲能傳到三里地以外。